当西班牙街头响起自发创作的“Labubu之歌”,当泰国皇室成员的手袋上出现Labubu挂件,当泡泡玛特APP登上美国应用商店购物榜榜首——这个来自中国的潮玩品牌正以惊人的速度构建其全球商业版图。2024年,泡泡玛特(Pop Mart)海外营收突破50.7亿元,占比近四成,东南亚市场以619%的惊人增速成为增长引擎,欧美市场同样以三位数增长蓄力爆发。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足迹背后,是中国潮玩产业从“代工生产”到“文化输出”的跨越。作为中国潮玩行业的领军者,泡泡玛特凭借独特的IP运营与全球化战略,正以惊人的速度将“国潮”文化推向国际舞台。
从“产品输出”到“情感共鸣” 实现品牌价值跃迁
潮玩不止于“潮”,文化输出贵在“通”。当前,各行业正以不同方式诠释“国潮”内涵。泡泡玛特的独特之处在于,它不仅传递中国文化元素,更开创了一种基于IP的全球性情感语言,实现了更深层次的“通”。相较于迪士尼玩偶或日本动漫手办等需要理解复杂故事背景的传统IP衍生品,泡泡玛特的角色本身往往没有预设的叙事框架。这种“留白”恰恰成为其优势,消费者得以自由投射个人情感,将其视为“电子宠物”“虚拟陪伴”,或是自我价值观与生活态度的载体。正是这种低门槛、高共鸣的情感连接方式,让泡泡玛特跨越文化差异,成为全球年轻人共享的情感符号。
国产潮玩IP“豚豚崽Tuntunzai”的成功出海,同样印证了从“产品输出”到“文化共鸣”的价值跃迁路径。作为酷乐潮玩(KLCW)旗下TOP级IP,豚豚崽以“卡皮巴拉”(水豚)这一全球年轻人普遍喜爱的萌系形象为载体,精准捕捉了Z世代对“情绪治愈”的共性需求。其无国界的治愈系形象设计,构建起跨文化的情感连接通道,酷乐潮玩在泰国曼谷Emsphere广场打造430平米“烘焙工坊”主题快闪店短短7天吸引10万客流、创下千万泰铢销售额的佳绩,彰显了中国潮玩通过情感符号实现文化“软着陆”的独特优势。这种不依赖复杂文化背景、直击当代年轻人情感需求的价值传递方式,与泡泡玛特“留白艺术”的IP策略异曲同工,共同演绎着中国文创从制造输出到价值共鸣的升级模式。
从“走出去”到“走进去” 完成本土化深耕
成为全球火爆的IP,情感共鸣是起点,本土化创新才是关键。泡泡玛特在品牌出海的过程中,始终秉持“全球共鸣,本地深耕”的战略,通过深度本土化运营,真正“走进”当地市场,打造符合不同市场消费者偏好的产品。
一方面,泡泡玛特积极与所在地本土艺术家合作,推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IP形象。例如,在泰国市场大受欢迎的Crybaby,就是由泰国艺术家Molly创作;而Labubu系列则结合泰国传统服饰,推出限定款泰服造型,进一步拉近与当地消费者的距离。另一方面,泡泡玛特也注重与当地文化元素的融合创新。例如,在法国市场,泡泡玛特与卢浮宫合作,推出Labubu与世界名画联名的衍生品,既保留了IP的全球辨识度,又赋予其独特的艺术价值,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影响力。
这一战略同样在游戏行业得到成功验证。厦门极致互动旗下游戏《HEROS OF CROWN之上古》通过保留西方玩家熟悉的魔幻世界观基础上,创新性融入女娲补天、花木兰从军、唐三藏取经等东方故事线,实现深度本土化的同时,将中国神话角色与西方经典奇幻元素自然交融。该游戏不仅登上多国IOS免费榜和畅销榜双料第一,更成为海外玩家了解东方文化的有效途径,诠释了“IP本土化表达”的核心逻辑——正如泡泡玛特在泰国用Labubu演绎传统泰服,在卢浮宫联动世界名画,真正的文化共鸣从来不是简单叠加,而是让全球审美与在地文化基因实现有机共生。
泡泡玛特等国产品牌的出海,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张,更是一场文化对话的生动实践。它们以IP为纽带,用创意打破文化壁垒,将东方美学的细腻与灵动融入全球消费语境,为世界呈现出中国文化鲜活的生命力。这些成功范例,不仅向全球市场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,也为本土品牌提供了海外“破圈”路径。随着国潮品牌持续深耕国际市场,未来,中国文化将以更多元的姿态融入世界潮流,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全球文化交融中不可忽视的东方力量,书写属于中国品牌的全球化传奇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