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中大地,群山叠翠,德化这座千年瓷都静卧其间,窑火不熄,瓷韵流长。这里出产的白瓷,因其“白如雪、润如玉、薄如纸、声如磬”而享誉世界,早在宋元时期便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。而今,德化白瓷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远渡重洋,谱写从“出海”到“融海”的崭新篇章。

2024年“中国白·德化瓷”国际巡展纽约推介活动
德化白瓷的出海史,是一部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史。过去,它以“一笼白瓷一箱银”的盛况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硬通货,并被欧洲人盛赞为“Blanc de Chine”(中国白),将中国白瓷艺术推向巅峰。改革开放以来,因瓷而生的德化,跻身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,现如今已拥有陶瓷企业超4500家,产业集群规模达663亿元,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5%以上,超60%的德化瓷销往海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如今,“中国白·德化瓷”区域品牌频频出圈,让德化陶瓷真正实现从历史深处走向世界前沿,续写“世界陶瓷之都”的奋进故事。
瓷越千年 商通四海续荣光
在全球化的浪潮中,德化白瓷通过构建多元渠道、强化品牌建设和完善供应链体系,不断拓展出海新路径,推动“中国白”从传统工艺品出口向全球化品牌运营跃升,实现从“卖产品”到“卖品牌”的战略转型。
多年来,德化积极构建全球营销网络,目前已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吉尔吉斯斯坦等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重要城市设立了56个“中国白·德化瓷”推广展示中心,实现从展示、对接到销售的全链条覆盖。在商标注册方面,继2023年“BLANCDECHINE”(中国白)在西班牙成功注册后,今年3月,“中国白”图文商标又获欧盟知识产权局批准,标志着德化陶瓷品牌的国际化布局迈出关键步伐,正从区域品牌向全球品牌迈进。

德化白瓷作品《纸》
在市场开拓方面,德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境外展览,组织240多家次企业赴美国、德国等地参展24场次,组织300多家企业参加广交会,连续在广交会设置“中国白·德化瓷”集中展示区,有效开拓了“一带一路”“RCEP”等新兴市场,为德化瓷出口注入新动能。
与此同时,“出海”的物流与生态支撑体系也在同步完善。德化成立全球陶瓷选品中心、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,建设电商物流园跨境电商功能区,鼓励企业发展“独立站+平台”双轨并行模式,探索“跨境电商+市场采购+海外仓”新路径,深度挖掘出口潜力。此外,加速建设集成报关通关、多式联运功能的物流监管中心,将形成辐射闽中的“陆地港”平台;通过德贸通等国企孵化中心培育百家外贸主体,推动企业创新市场采购模式,扩大接单、生产和出口规模,促进外贸多元化发展。

“中国白·德化瓷”国际巡展作品
目前,国际市场对德化瓷的需求持续增长。2025年1至7月,德化自营陶瓷出口额21.38亿元,同比增长5.06%,陶瓷产业集群规模达416.1亿元,同比增长6.8%。
瓷韵流芳 文明互鉴映风华
作为跨越古今的文化使者,德化白瓷早已不止于“制造”,更致力于“创造”,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相融合,将“中国白”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符号,让世界通过瓷器这一媒介,感受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。
在国际舞台上,德化白瓷频频亮相重要场合,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。2017年,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16件国礼中有15件来自德化;2022 年,卡塔尔世界杯官方特许商品大咖杯、小蛮腰啤酒杯,以及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“冰墩墩”“雪容融”、官方礼品“文君瓶”等,均由德化制造;2023年,女足世界杯的官方特许商品陶瓷马克杯、会议杯等,同样产自德化。此外,自2016年起,德化连续四年参加中法文化论坛、举办两届“中国白”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,并通过国际艺术论坛、国际陶瓷艺术家驻地创作等系列活动,提高德化瓷的国际声望。

第137届广交会上,外国客商在德化陶瓷展位选品洽谈(郑智得 摄)
在此基础上,德化于2023年启动“中国白·德化瓷”国际巡展,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文化交流活动,目前已在美国、德国、荷兰、阿联酋、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国落地,一系列关于德化陶瓷文化的巡展正在逐步进行。今年3月以“凝脂之光 雕塑之美”为主题的中国德化白瓷日本京都展上,80余件德化陶瓷精品惊艳亮相;9月,“中国白·丝路瓷韵”文明对话之旅相继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和希腊雅典启幕,40余件德化白瓷艺术精品闪耀欧洲,与西方文明展开深度艺术交流。
一瓷跨千年,文明越山海。从海上丝绸之路到“一带一路”,从商品出口到文化传播,德化白瓷正以多元姿态向世界展示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。这跨越千年的“中国白”之美,不仅延续着文明对话的历史传承,更以创新精神书写着“世界陶瓷之都”的当代传奇,让中国白的艺术光彩闪耀世界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