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纵深推进、党的作风建设持续深化,推动作风建设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,已成为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。在此背景下,宁德核电作为行业先行者,积极探索企业管理机制创新,着力打造“下现场 上讲台”特色实践品牌,有效推动管理干部转变角色、转变作风,实现企业管理与员工能力“双提升”。这一举措不仅为宁德核电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,更为核电行业的管理创新与发展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“宁核方案”。

下现场:扎根一线攻坚,以实干夯基础
卓越的安全业绩不仅源于严格的标准,更来自扎根现场的务实作风。宁德核电始终践行“现场是问题的发源地,也是解决问题的主战场”理念,将“深入基层、扎根现场”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准则,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的“四下基层”工作方法,推动各级管理人员常态化走出办公室、深入生产一线,通过“零距离”接触掌握实情,以“钉钉子”精神切实破解瓶颈难题,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。
为确保“下现场”工作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,宁德核电推动管理巡视体系改革,将厂区按功能与风险等级精细划分为核岛、常规岛、辅助厂房、码头及仓储区四大区域,并建立“分区负责、专人巡视”机制。每周安排一名经理级人员担任“专职巡视员”,深入一线开展全流程巡查。巡视不仅关注设备运行与作业规范,更注重聚焦一线员工反映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做到简单问题现场协调、复杂问题纳入清单,通过跨部门协同推进解决,切实实现“一次巡视、解决一批问题”,持续提升现场管理效能。

在此基础上,宁德核电进一步细化“三下现场”工作标准:一是“带着问题下现场”,要求管理干部提前梳理难点、携带清单,增强巡查针对性;二是“带着思考下现场”,倡导深入追溯问题根源,从设备故障和处理流程中查找系统性原因,形成从问题发现到机制优化的管理闭环;三是“带着帮扶下现场”,聚焦一线班组在技术、人力等方面的实际困难,主动协调资源、提供指导,切实提升基层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该机制有效促进了管理精准化和运营高效化,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“下现场”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,更是一种精益管理的工作哲学。其价值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印证:2025年N307大修期间,宁德核电组织38名管理干部深入一线,开展巡视772人次,高效处置31项重大隐患,优质完成压力容器在役检查、安全壳打压试验等多项高风险关键项目。此次大修最终较行业平均工期缩短5天,实现“精益化、高品质、零事件”目标。
上讲台:智慧分享赋能,以文化汇合力
如果将“下现场”视为锤炼能力、破解难题的“实践课堂”,那么“上讲台”便是提炼经验、传承智慧的“思想阵地”。宁德核电着力推动一线优秀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系统提炼与广泛传承,使其转化为企业共享的知识资产,并逐步升华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为此,宁德核电同步建立“上讲台”机制,推动管理干部做到“三上讲台”:一是带着方案上讲台,总结推广可复制的标准化解决方案;二是带着措施上讲台,分享共性难题的改进实践与成效;三是带着体会上讲台,传递深入基层的实干心得,推动形成“真抓实干、精益求精”的企业作风。

此后,“上讲台”迅速成为宁德核电促进知识共享与管理提升的有力抓手,活动随之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铺开。2025年上半年,宁德核电累计开展“上讲台”235场次,共有25个部门结合自身业务实际,组织管理和技术骨干279人次上台分享,内容涵盖技术攻关、安全管理和流程优化等重点领域。通过经验交流和成果推广,活动有效解决了技术难题、检修瓶颈及流程阻塞等各类问题500余项,显著提升了企业整体协同和创新能力。
“下现场 上讲台”活动是宁德核电推动作风建设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。其不仅有力推动管理干部深入一线,实现从“管理者”向“服务者”“分享者”的角色转变,有效融洽了干群关系、强化了务实作风;更通过“下现场查找问题—上讲台总结推广”的闭环机制,构建起“实践—总结—推广—再实践”的良性循环,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效能和员工整体素养,为宁德核电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立足山海,笃行致远。作为福建省能源领域的重要支柱,未来,宁德核电将持续深耕“下现场 上讲台”机制,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,筑牢能源安全屏障,全力服务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篇章注入强劲的“核动力”。